党外代表人士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外代表人士风采   正文
扬正气 聚共识 齐奋斗 ——我校全国政协委员共话“弘扬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9-03-13 作者:朱洪升、周晓 来源:联合日报

                                     全国两会期间,我校王学典、陈增敬2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汇聚强大正能量,从不同方面建言献策。

倡导国家公职人员做义工

   义工活动是一项具有影响力的事业,义工行为是亮眼的社会道德橱窗。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委员建议,倡导和鼓励国家公职人员积极参与义工活动,提升国家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公民道德的发展水准。
  “在国家公职人员中倡导和鼓励义工活动具有特殊的政治和社会意义。”王学典认为,一方面,党和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执政理念,为义工精神的倡导和弘扬提供了坚实基础;一方面,倡导和鼓励在职领导干部多做义工服务,是新时代改善和锻造新的干群关系的重要探索。
  “在实际生活中,也确有许多国家公职人员参与到义工事业中。目前的问题是,相对说来,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在职领导干部,在义工事业中的活跃程度不够。”王学典表示,由单位和部门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在职领导干部表现积极踊跃,但要他们自发地加入志愿者队伍,动力相对不足。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选择合适的机构来承担组织任务并辅以其它鼓励措施。”王学典认为,各级政协机关应该成为联络、组织国家公职人员参与义工事业的主体。

为鼓励国家公职人员积极参与义工活动,王学典建议,对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工服务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恰如其分的宣传报道,助力义工文化的养成。同时,建立义工表彰制度,考虑制订国家层面的义工管理办法,对国家公职人员参与义工活动的管理和表彰应作出特别规定,以激励更多人投身义工事业。
  “有关制度设计应体现义工事业的基本宗旨,为了避免发生对义工事业的公益、奉献、利他宗旨的偏离,在制度安排上要坚决防止与国家公职人员的政绩和业绩考核挂钩。”王学典建议。


王学典

金融机构应在破解融资难中挺身而出


   围绕解决中小实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银保监部门也多次下文,要求金融机构切实加大对中小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
  “实际效果仍然不很明显。” 民建山东省委副主委、山东大学数学学院院长、金融研究院院长陈增敬认为,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责无旁贷,应当挺身而出。他呼吁创新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破解当前中小实体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方面中小实体企业仍‘嗷嗷待哺’,渴求资金注入;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却因为无法找到满足贷款条件的支持对象,闲置大量资金。”陈增敬认为,要破解这个“瓶颈”,需要国家从上层方面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彻底打破“僵局”,由“对峙”变为“对接”。他建议,将资产管理公司的职能由事后直接调整到事前,变资产管理公司为担保公司。
  目前银行的公司贷款业务,主要参照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定政策,需要的各类资料繁杂,让中小实体企业难以解决。陈增敬建议,将公司贷款转变为个人贷款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的范围、额度,对因公司材料不全的贷款申请转为个人贷款解决,特别是发挥网络直销银行纯信用个人贷款的作用,以此解决中小实体企业短期的小额资金需求。
  “中小实体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紧张问题很大原因在于资本金(股金)的到位不及时,确定注册资金规模过于随意。”陈增敬建议,一方面从严管理注册资本金,杜绝“抽逃”现象;另一方面应对股金变更实行市场化管理,形成一个成熟且规范的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到中小企业的创业发展阶段。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政策,对符合国家政策、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实体企业提供条件更为宽松的信贷支持。


陈增敬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地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A区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6789 传真:0531-88364989 邮箱:tzb@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