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
当前位置:
首页   民主党派   正文
农工党山大委员会开展红色教育学习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20 作者:丁巧玲 来源:农工党山大委员会

忆往昔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近日,在李慧竹副主委的带领下,农工党山东大学基层委员会骨干党员赴河北正定县塔元庄村和平山县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研讨等形式,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11月26日,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农工党山东大学基层委员会骨干党员参观了塔元庄村史展览馆,深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奋斗历程,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塔元庄村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感受了基层党组织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带领群众奔赴小康生活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27日,党员们参观了平山县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精神,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勇于担当、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党员们亲眼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朴素的生活环境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从五大书记的旧居到七届二中全会、九月会议及军委作战室的旧址,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为新中国奠基的丰功伟绩。

一幅幅生动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生动再现了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峥嵘岁月。党员们重温了“赶考”初心,纷纷表示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弘扬好西柏坡精神。

参观结束后,大家开展了深入的学习研讨活动。围绕此次参观的所见所感,结合主题教育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研讨过程中,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进一步深化了党员干部对主题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七律 · 西柏坡小记


圣地碑题照眼明,[1]

当年院落记峥嵘。 

防空洞小藏川岳,[2]

作战图薄动甲兵。[3]

“赶考”谆谆千岭共,

涤心细细万人同。 

滹沱水畔秋光里,[4]

更有擎旗众后生。[5]


[1] 纪念碑上“革命圣地西柏坡”用金色写成。

[2] “川岳”即江山。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伟大斗争。

[3] “甲”是盔甲,指代防御;“兵”是武器,指代进攻。“甲兵”一词出自杜甫“洗兵马”诗:“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4]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

[5] 我们离开西柏坡时,看到有一队年轻人举着红旗,正向西柏坡进发。

—— 山东大学农工党员余恬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地址: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A区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6789 传真:0531-88364989 邮箱:tzb@sdu.edu.cn